[心得] 那些學校沒教我的事出社會後還在學 (感謝 Danny 的啟發)

「那些年學校沒教我的事」出社會後還在學,一直很感謝當年 2012年回到清交時,在 AppUniverz 舉辦的講座上所聽到的分享,演講中主講人 Danny Lin 並沒有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具備國際視野與競爭力,反而一開頭就問大家一個很基本的問題「你想做什麼」,以及提醒我們其實該具備的三大能力我們早已擁有,而這些能力是藉由細心觀察、反覆問問題與回答問題累積的。

 

Danny 當年在演講中提到的三大能力,我覺得不管是對於學生還是上班族,仍是很好檢視自己的三大指標。

 

實踐力:用體驗代替思考
(成天掛在網路上看 Facebook?走出去親身觀察、體驗最實在!)

讀萬卷書行萬里路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而這些痕跡能夠幫助自己更認識這世界,更能夠分析環境做出對的決策。我覺得真的要趁年輕多到國外走走,脫離原本的環境可以看到更多平常無法體會的小細節,也會發現世界很大,不一定要侷限自己在台灣市場中,透過科技與網路的發達,在台灣也能做全世界的生意。這是我後來自已跑到創業聖地矽谷體驗過後的感想,我想如果我沒出國去看看的話,可能還是會覺得其實在台灣發展就夠了。

 

見解力:培養正確的態度與人生觀
(網路上看到就信以為真?不管對事情看法如何,請培養屬於自己的見解,而非人云亦云!)

網路世代新媒體興起,每天資訊爆炸,真的很容易迷失在各種不知道是否是正確的資訊洪流中,另外,也很容易成為 copy & paste 的機器人,別人說什麼就跟著 po 什麼。所以我現在會很小心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發文,在分享任何資訊前,必定先看過一遍,並且分享自己覺得好的訊息給大家,因為 “You are what you share.”,透過數據分析其實就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。

 

洞悉力:透過閱讀培養思考與判斷力
(只上網,也可以閱讀、探索知識,閱讀可以讓你做深層思考。)

除了 “You are what you share.” 外,”You are what you read.” 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見解力跟洞悉力。網路時代上網可以看電子書也能看長篇文章,我自己會固定訂閱一些國外 blogger 或 columnist 的文章,或是直接透過 Kindle app 買書、看書、做筆記。很可惜繁體中文的世界仍比較少具有自己觀點的作者出版電子刊物,大部份還是以歐美或中國大陸的著作為主要知識來源。

 

我們都擁有「實踐力、見解力、洞察力」,但實際能力到什麼程度,「那些學校沒教我們的事」出社會後也不會有人主動教我們,競爭力來自平日的努力與累積。

 

最後,我覺得「你想做什麼」仍是很難回答的問題,尤其對台灣學生來說。因為我們的教育並未教導我們探索自己想要什麼,我們比較懂得去滿足他人的想望,卻極少花時間好好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並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我很感謝兩年前在清大聽到 Danny 的演講,讓我在還在學時有時間好好思考「我到底想要做什麼」,也深深影響我畢業後的職涯規劃。現在的我,在面臨生涯選擇時,都會先問自己「以後想做什麼」,接著才決定自己要往什麼方向前進。

Rabbie Kao
(Visited 1,048 times, 1 visits today)